10月9日—12日,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主办的第八届分子传感器与分子逻辑门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Sensors and Molecular Logic Gates, MSMLG 2025)在沪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共同主席为英国巴斯大学Tony D.James教授和韩国梨花女子大学Juyoung Yoon院士,大会秘书长由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院士担任,执行秘书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马骧教授与副院长郭志前教授共同担任。
MSMLG系列会议是分子传感器与逻辑门领域顶级的国际学术盛会,每两年一届,迄今已在中国、英国、土耳其、韩国、爱尔兰等国家成功举办七届。本届会议以“Chemistry Lights Up Tomorrow”为主题,汇集来自全球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荷兰、爱尔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土耳其、马耳他、斯里兰卡等19个国家和地区、120余所高校以及研究机构400余位专家学者,包括12位中外院士及十余位国际顶尖期刊主编、副主编共襄学术盛举。上海市人才工作局高杰、上海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方沁仪等嘉宾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田禾院士主持。Tony D.James教授致开幕辞,朱为宏院士代表华东理工大学致欢迎辞并介绍办学特色及学科优势。闭幕式由Juyoung Yoon院士发表大会总结演讲。

会议学术议程丰富,围绕发光分子体系与机制、荧光成像、传感器与分子逻辑门、生物医学研究、交叉研究前沿、人工生物杂合系统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充分展示分子传感器与分子逻辑门技术在解决生物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等全球性挑战的巨大潜力。会议共设置6大主题分会,包括11场大会报告、42场主旨报告和92场邀请报告,并设有青年学者口头报告与海报展示环节。
本届会议的大会报告及大会主持人汇聚了全球顶尖学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Jonathan L.Sessler教授、英国女王大学A. Prasanna de Silva院士、韩国高丽大学Jong Seung Kim院士、悉尼科技大学Philip A.Gale院士、爱尔兰都柏林大学Thorfinnur Gunnlaugsson院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Doron Shabat教授、土耳其Engin U.Akkaya院士、香港浸会大学David Parker院士、复旦大学基金委杰出青年获得者张凡教授。

主旨报告涵盖该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包括来自英国巴斯大学Frank Marken、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Ja-Hyoung Ryu、韩国首尔国立大学Jun-Seok Lee、日本大阪大学Kazuya Kikuchi、韩国浦项科技大学Kyo Han Ahn、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icha Fridman、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Nantanit Wanichacheva、日本东京大学Seiichi Uchiyama、西班牙韦尔瓦大学Uwe Pischel、韩国延世大学Woo-Dong Ja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Xiaogang Liu,以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50余人参与报告交流。

本届会议延续传统,隆重颁发了领域内重要奖项,其中田禾院士荣获大会最高荣誉“Czarnik Award”,伦敦国王学院Adam Sedgwick、马耳他大学教授David C. Magri荣获“Czarnik Emerging Investigator Award”奖项。大会还由染料领域权威期刊Dyes and Pigments赞助评选“最佳海报奖”。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在全球科技合作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搭建国际顶级学术交流平台的集中体现,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该前沿领域的重要影响力与吸引力,也为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推动可持续国际合作奠定强有力基础,充分彰显华东理工大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全球科技创新的多维实践。
新闻来源:华理新闻网
新闻链接:https://news.ecust.edu.cn/2025/1013/c6a193870/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