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专题研修班暨首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顺利结业。来自全校各学院的40余名科研骨干及管理人员参与了本次培训。

7月3日上午,2025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专题研修班暨首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举行了开班仪式。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董玉国、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吴旭晨、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执行主任杨文硕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吴旭晨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平台职能与人才培养成果,并强调本次华理技术经理人培训班的启动,标志着双方在共筑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生态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是推动高校成果转化人才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董玉国代表学校感谢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为本次培训提供的专业指导与大力支持。他指出,本次培训是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关键行动,是华东理工大学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建“技术转移转化联合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后的首个实践项目,旨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瓶颈。学校致力于培育懂技术、通市场、善运营的复合型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学校科研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动能。
本次培训班总课时为75课时,其中线下课程32课时,线上课程43课时。以“政策-案例-实操”三位一体模式,安排了8场专题讲座、2次现场教学,内容覆盖成果转化政策、技术市场运作、知识产权国际化、技术作价入股等关键环节。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任国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主任吴炯华、执行主任杨文硕,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刘群彦、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哈佛大学梅森高级研究员郑科、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高级总监秦青松,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殿胜等知名专家学者受邀进行了授课。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与授课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掌握了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路径,明确了科研创新方向与重点,理解了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趋势、体制机制改革要点,熟悉了技术市场运作、技术作价入股、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等关键环节,提升成果转化理论素养,增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项目操作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案例分析能力,有助于更好、更高效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7月11日下午,“2025年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专题研修班暨首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全体学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圆满落下帷幕。董玉国为全体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学校将持续深耕成果转化人才“蓄水池”,为华东理工大学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校筑牢人才基座。
本次研修班由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办,继续教育学院承办。
原文来源:华理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news.ecust.edu.cn/2025/0715/c18a191960/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