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研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作者:生工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03   动态浏览次数:105

        在建党100周年、“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开局之际,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展。10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成就展。此次成就展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分为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等12个展区,共设展项1740项,重点展示“十三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及“大菱鲆鳗弧菌基因工程疫苗MVAV6203株”等科研成果在本次成就展亮相。刘琴教授领衔的华东理工大学水产养殖病害研究与疫苗创制科研团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步,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水生动物疫病免疫防控技术平台,开发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水产疫苗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了国内首家集疫苗设计、研发和效果评价一体的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获得的二个海水鱼类疫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标志着我国水产疫苗研发的综合技术水平已经跻身国际前列,填补了我国在海水养殖病害免疫防控领域的技术空白,在国内外科技和产业界形成了影响,被遴选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成果之一。

图片说明: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的华东理工大学参展人员

        该团队通过病原基因组和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高效疫苗分子设计和评价的关键技术、疫苗应用规程和规模示范的疫苗开发全链条创新,历经十年努力,研制出针对爱德华氏菌的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于2015年6月获颁国家新兽药一类注册证书,2016年12月获批兽药产品文号并正式投产。这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政府许可的针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鱼用疫苗。目前已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大菱鲆养殖主产区开展规模化应用,累计免疫接种超过1.4亿尾,养殖大菱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大幅度上升,已经成功进入西方国家市场,形成的水产疫苗开发技术体系与标准模式为新的水产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图片说明: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的华东理工大学成果展台

        2019年4月,该团队研发的大菱鲆鳗弧菌基因工程疫苗MVAV6203株获批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这是国际上首例被行政许可的海水鱼类弧菌病基因工程活疫苗,是我国鱼用疫苗开发领域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目前,该团队正再接再厉,布局研发大黄鱼、三文鱼等规模养殖鱼类的系列病害疫苗,促进我国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鱼类疫苗免疫防治,打造水产食品安全的“绿水青山”。


        原文来源:华理信息网

        原文链接:https://news.ecust.edu.cn/2021/1102/c7a160630/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