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部件设计与制造的长寿命、高可靠性驱动下,结构完整性进入了新时代。在可靠性制造框架下,结构完整性的作用涉及到材料、设计、制造和维护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它需要精密技术的全力支持,包括基于控制损伤易感基因的材料高精度选择、基于失效概率控制的可靠性设计、基于零缺陷制造及强化的可靠性制造,以及致力于可靠性回复的维护等,而失效分析将为损伤识别提供技术基础。10月22日-24日,由中国结构完整性联盟主办,苏州热工研究院承办的2020年国际结构完整性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ISSI”)。大会主题为“面向可靠性制造的结构完整性”(Reliability-centered Manufacturing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al Integrity)。会议旨在为新时代下结构完整性理论与技术的交流提供平台,探讨国际学术前沿,促进合作研究,共谋结构完整性领域的长远发展。
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日本、韩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地区,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65家单位274位代表线下线上同步参会(现场人数224人,线上人数50人)。会议大会报告阶段采用网络直播形式,仅10月22日在线观看本次会议直播观众达8800余人次。会议开幕式上,苏州热工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朱成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何西环分别致辞。ISSI系列会议主席、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致开幕词,发表了“可靠性制造宣言”(Manifesto of Reliability-centered Manufacturing),全面阐述了“面向可靠性制造的结构完整性”的内涵。会议开幕式由执行主席、苏州热工研究院师金华博士主持。
开幕式上,涂善东院士指出,可靠性为中心的制造(Reliability-centeredManufacturing, RcM)以优质与高可靠性为目标,追求共同进步,拒绝脱钩。它贯穿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以前一代产品出现的问题、故障、失效为依据,吸纳新的知识,在新材料开发、产品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等环节紧密合作,达成更高的可靠性目标,由此实现产品的迭代创新;它兼容并包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高效制造模式;分享和共赢是其核心价值理念。结构完整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可靠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邀请了13名国际结构完整性领域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题为“Safety Guarantee Technologyfor Hydrogenation Reactors after Extended Service in China”的报告,国际压力容器与管道杂志主编、美国密西根大学Pingsha Dong教授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Fatigu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Components and Proposed ASME Code Revisions”的报告,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吴学仁教授题为“Weight Function Methods for Structural Integrity Analysi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的报告,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服役安全中心高级顾问Koichi Yagi题为“Life Evaluation of 9Cr Steels Usedfor A Long Time in USC Power Plant”的报告,韩国工程院院士、韩国高丽大学Yun-Jae Kim教授题为“Simulation of Interacting Ductile and Cleavage Fracture at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Application to DropWeight Tearing Test Simulation”的报告,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教授题为“Structural Integrity of NanomaterialsBased Mechanical Systems: Concept, Processing,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s”的报告,国际断裂问题知名专家、日本立命馆大学Masao Sakane教授题为“A Multiaxial Stress Analysisfor Extracting Creep Exponents and Coefficients from an Indentation Creep Test”的报告,国际疲劳杂志共同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题为“Ratchetting and Ratchetting-fatigueInteraction of Polymers”的报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Kamran Nikbin教授题为“Predicting High TemperatureHydrogen Attack and Creep Deformation in A Low Alloy Steel Component”的报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Esteban Busso教授题为“On the Effects of Multi-axial Loading on Microvoid Evolution in FCC Single Crystals”的报告,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Seán Leen教授题为“Process-Structure-Property for Manufacture of Welded Steel Catanery Risers: Characterisation of Inhomogeneityof Plasticity and Fatigue Damage”的报告,英国莱斯特大学陈博教授题为“Modelling of Creep Cavitationunder Creep-fatigue Interaction in Type 316 stainless steel”的报告,苏州热工研究院技术总监薛飞研究员题为“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Long-term Service Performance of Nuclear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Based on Materials Genome Engineering”的报告等。
10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分会场报告上,清华大学刘应华教授、苏州热工研究院唐敏锦博士、宁波大学李淑欣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关凯书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文春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聪惠教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曹逻炜博士、日本原子能院李银生博士、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吴桂毅教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程经纬博士、上海材料研究所李光福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王小威副教授、长沙理工大学李聪副教授、日本立命馆大学Takamoto Itoh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毛剑峰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温建锋教授、天津大学张喆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杨杰副教授、英国焊接研究所张延辉博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Peter Flewitt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炜哲教授、英国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陈浩峰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贾云飞副教授、山东大学王威强教授和苏州热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彭群家研究员等26名专家受邀作分会场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材料模拟和测试、极端条件下的疲劳和断裂、时间相关的失效(蠕变、腐蚀等)、设计与评估规范和标准、基于可靠性的设计和制造、无损检测和评估、结构健康和完整性监测、寿命管理及延寿、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材料基因工程等议题开展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共在26个分会场中进行了111个会议交流报告,有33个会议墙报进行了展示。
闭幕式前,苏州热工研究院技术总监薛飞作大会报告,苏州热工研究院党委书记戴忠华致答谢辞。闭幕式上,朱明亮教授宣读了最佳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和最佳墙报奖(Best Poster Award)的获奖者名单,涂善东院士作会议总结致辞。涂善东院士、师金华博士与受邀颁奖嘉宾共同为获奖者颁奖。
ISSI2020在参会总人数和会议直播在线观看人数方面皆创新高,在会议报告质量和组织工作等方面广受好评,表明ISSI系列会议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准确把握结构完整性学术前沿,凝聚可靠性制造新共识,以及推动结构完整性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涂善东院士在会议闭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重视全球联合,科学家、工程师、经济与社会学者必须发挥各自的智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企业与社会的科学管治方法。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勇气,才能实现可靠性制造的美好未来,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达成百分之百的可靠,但它激励我们永远为之奋斗!”
此外,我校朱明亮教授作为联盟秘书长负责了大会筹备、会场组织协调等工作。张显程教授、栾伟玲教授、朱明亮教授、温建锋教授、贾云飞副教授等分别担任了分会场主席。王卫泽教授、郭素娟副教授、徒芸副教授、谈建平博士一同参加了此次大会。
在会场上,我校学子们也积极向国际国内的同行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生胡靖东、朱金龙、赵亮、田一帆、史进、缪宏钢、张玉婷、李沁霏、曹舒凯、胡孝凯、陈蓉、张英、陈国耀、江涛等在各分会场宣读了论文或展示了海报,并与参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我校博士研究生胡靖东的口头报告“A Self-consistent Scheme for Modelling Creep Cavity Nucleation under Creep-fatigue Interaction in Polycrystal”位列最佳学生论文奖名单之中。硕士研究生朱金龙的墙报“Effects of 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 on Fretting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itanium Alloy”位列最佳墙报奖获奖名单之中。